褐蜘蛛咬伤在美国最为常见。有些蛰咬在刚开始无痛感,但所有病患均在30~60分钟内出现强烈痛感并累及整个肢体。被咬部位出现红斑和瘀斑,可有痒感,也可出现全身瘙痒。伤口部位也会形成水疱,其周围为不规则的瘀斑(“牛眼”样损害)。病损类似于坏疽性脓皮病,中央的水疱逐渐变大、其内充满血液、然后破裂形成溃疡。其上形成一层焦痂,最终脱落。
棕色遁蛛咬伤图片 Photo courtesy of Thomas Arnold, MD.
大部分受损区域残留轻微瘢痕,有些焦痂脱落留下大片组织缺损,可深达肌肉。 棕斜蛛咬中毒(loxoscelism)是一种毒素诱导产生的全身综合征,可能在咬后24~72小时才被诊断,不常见,而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报道的所有死亡病例均由于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关节痛、肌痛、全身皮疹、惊厥、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血小板减少、溶血及肾衰竭)。
寡妇蜘蛛咬伤常立即引起针刺样剧痛。也会有与临床特征不相称的被描述成钝痛或麻木样痛的疼痛。毒液螫入1小时内,咬伤部位可进行性出现局部疼痛、出汗、红斑和立毛征。有时,也会出现远端躯体和/或全身症状。
寡妇蜘蛛咬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疼痛局限于咬伤部位,生命体征正常
中度:咬伤部位发汗和毛发竖立,躯干的大肌肉群痉挛疼痛,生命体征正常
重度(也称为全身蛛毒综合征):远端肢体发汗;躯干的大肌肉群出现严重的痉挛疼痛;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常伴头痛,恶心,呕吐
由寡妇蜘蛛的神经毒引起的全身蛛毒综合征(latrodectism)表现为烦躁、焦虑、出汗、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高血压、流涎、虚弱、弥漫性红斑、瘙痒、眼睑下垂、眼睑和肢端水肿、呼吸窘迫、受累部位皮温升高,以及腹部、肩、胸、背部痉挛性疼痛和肌肉强直。腹痛严重时可酷似急腹症、狂犬病或破伤风。症状在1~3天后减轻,遗留的痉挛、感觉异常、激惹和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狼蛛(tarantula)咬伤及其罕见且无毒,特别是美洲大陆(“新世界”)的狼蛛品种。但激惹的蜘蛛会射出针样毛发, 对于过敏的人群,毛发作为异物留在皮肤和眼睛里会触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过敏性反应(产生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气管痉挛和低血压),尤其常见于每天玩这些蜘蛛的养宠物者。非美洲大陆原产的狼蛛品种(“旧世界”狼蛛)很少作为宠物饲养。它们比“新世界”狼蛛更具侵略性,没有针样毛发,且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