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云南、贵州的西部,四川南部史称“南中”。公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国。一年之后,刘备拒谏伐吴失败,死于四川之奉节。南中的雍闿、孟获等豪强大姓乘刘备病死,发动叛乱。
叁
公园225年,蜀与吴已恢复了联盟关系,蜀、魏亦暂时相安无事,诸葛亮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亲率大军,有成都出发,开始了对南中的征讨。到了僰道(今宜宾),分兵三路,东路由马忠率领,出川南过滇东北入贵州境;中路由李辉率领,经平夷(今贵州普安)抄袭雍闿、孟获的老巢建宁(今曲靖);西路由诸葛亮亲自率领,经安上入越嶲(四川西昌)进攻高定元。在战略战术上,诸葛亮根据南中地理环境和少数名族这一实际,采纳了马谡“心战为止,兵站为下”、“和抚”、“攻心”的建议,计划等待高定元军众集合,再布置阵战。此时,高定元的叟兵察觉了雍闿反蜀的阴谋,袭杀雍闿。诸葛亮趁内乱之机,攻下西昌,击杀高定元。
在战略战术上,诸葛亮根据南中地理环境和少数名族这一实际,采纳了马谡“心战为止,兵站为下”、“和抚”、“攻心”的建议,计划等待高定元军众集合,再布置阵战。此时,高定元的叟兵察觉了雍闿反蜀的阴谋,袭杀雍闿。诸葛亮趁内乱之机,攻下西昌,击杀高定元。孟获率领雍闿遗部回渡泸水(今金沙江),经堂琅向曲靖撤退,并沿盘江一代设防。五月,诸葛亮挥师跟踪追击,从会东,宁南渡金沙江到达巧家、会泽。【华阳国志·蜀志】说“会无县(会理),路通宁州,渡泸(金沙江)得堂琅”。诸葛亮正是沿西昌到滇池地区的这条大道经巧家、会泽追击孟获的,这正是【前出师表】所说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史实。
所谓的“泸”,指金沙江;“毛”与“苗”通假,即公元225年,农历五月,诸葛亮率军渡过了金沙江,深入到不长庄稼的南蛮之地。这与【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说的“夏五月,亮渡泸进征宜州”相一致。从地理环境来看,诸葛亮五月渡泸的地点,于今四川的会东县的野牛坪至巧家蒙姑一带,相聚60余公里的地方。这一带有6个渡口,诸葛亮就是选择了水势较为缓慢的几个渡口横渡金沙江的。诸葛亮渡江后,战事也由四川转入云南的巧家、会泽一带。此时,西进的李恢与诸葛亮声势相连,马忠也攻下了贵州的福泉县。孟获在前有李恢、后有诸葛亮的追兵,于今巧家、会泽退至沾益、曲靖一带,诸葛亮率军渡泸后,途径会泽现在的娜姑、金钟、待补、播乐渡牛栏江,东进曲靖的德泽,于石城(今曲靖)附近七擒七纵孟获,留下了历史上“攻心为上”的一段佳话。孟获最后归降了蜀国,表示不再反叛。
文:卞伯泽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