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两个有趣的汉字:“尻 kāo”和“凥 jū”。这两个形近字相对冷门,但从它们的字形是可以看出所要表达的意义。
尻,读作kāo,从字形上来是看由“尸”和“九”组成,“尸”的古文字形像是一个侧坐的人,本义是指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也指尸体,还有“身体”的意思,在这里表示“尻”与身体有关;“九”是自然数的末位,表示“尻”是身体的末端部位,也就是屁股、臀部。
成语“首下尻高”出自韩愈的一篇祭文《祭河南张员外文》,在文中韩愈提到两人当年一同赴江陵府任职,由于两人官职低微,每次碰到长官都需要下马跪拜,而跪拜的姿势正是“首下尻高”,“首下”就是把头埋得很低,“尻高”就是屁股撅得很高,以表达对长官的恭敬。文章中的“尻”便是“屁股”的意思。
“凥”,读作jū,字形结构由“尸”和“几”组成,“尸”指的是“身体”,“几”的古文字形像是一个矮小的桌子,古人席地而坐时会倚靠着它,在这里表示住处。“凥”在古时与“居”是同音同义字,所以“凥”的本义是指土著,自古以来就住在本地的家族。作名词时,一般表示住处、住所。
福州三坊七巷的光禄坊有一座刘家大院,挂着一块著名的匾额“翍均凥”,这个匾额难住了不少游客。其实“翍均凥”读作pī yùn jū,是林则徐题给自己的大女婿刘齐衔的,“翍”读作pī,但字意与字典中的解释并不一样,是特指三坊七巷的“三坊”;“均”读作yùn,通韵律的“韵”,指的是诗词歌赋;“凥”读作jū,是“居”的异体字,是居住的意思。所以“翍均凥”指的是在三坊七巷内诗词歌赋的居住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