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粮断油断矿,一旦在战时被美国全面制裁,中国又能坚持多久?

可以看出,中国在多个领域的资源供应确实高度依赖进口。若美国真的对中国实施全面制裁,可能会对中国的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社会不满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法自给自足。中国之所以选择进口,更多是因为经济上的考虑。以石油为例,中东地区的开采成本非常低,即使将运输、提炼和关税等费用算上,进口石油的价格仍然低于国内石油的成本。因此,在和平时期,中国选择从中东等地进口石油更具成本优势。

但一旦进入战时状态,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可能会失去选择的余地,即便不愿意选择国内石油,也只能选择国产。并且,战时中国的经济准则将是“一切为了打仗”,即使这意味着牺牲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秩序,也将毫不犹豫地推行物资自给自足。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虽然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但要全面封锁中国的能源供应并非易事。中国拥有14个陆地邻国,这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陆上运输通道。尤其是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都是能源丰富的地区,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这些陆路通道避开美国的海上封锁。

例如,中国大部分进口能源来自中东,通常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等海路进入中国。虽然美国若在印度洋部署舰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部分海上运输线,但中国仍能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陆路连接,保证能源供应。

尽管美国海军目前在全球海军力量中领先,但中国在近海作战的优势逐渐增强。中国海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海上力量,并且在许多前沿技术上超过了美国,例如超高音速武器、智能无人作战等领域。美国即便在海上拥有强大优势,也未必能轻易封锁中国。

因此,即便面对潜在的封锁,中国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