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苹果意象在欧洲文化中存在了数千年。从最早的古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到后来的基督教文化,及至当代的流行文化

1.1.2 特洛伊战争和“不和”的金苹果

特洛伊故事中的金苹果, 或许是欧洲文化中最出名的苹果意象之一。因为这个金苹果,引发了长达10 年的特洛伊战争,使得一个城邦毁灭,进而延伸出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希腊神话传说。 关于特洛伊的故事全部内容都来自《伊利亚特》。按照记载,作为特洛伊国王之子的帕里斯, 因为被预言视为毁灭特洛伊的源头而被国王遗弃在伊得山上, 然后被一名奴隶收养,成为一位牧民。 某天,帕里斯在放牧途中接到一项宙斯安排的使命,要求他从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三人中选出一位女神,然后把不和女神厄里斯刻着“送给最美丽的人”的金苹果送给她。在听取了三位女神给予的承诺后,帕里斯选择了爱神。 不久之后,特洛伊国王和帕里斯相认,并安排他前往希腊迎回国王的姐姐。在此过程中,帕里斯率领军队途经斯巴达并爱上了斯巴达王后海伦,认为她就是爱神的承诺。 为此,他率领军队洗劫了斯巴达并将海伦拐走,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1.2 北欧神话

北欧神话主要指12 世纪居住在冰岛的斯诺里·斯图鲁逊通过对收集的古代北欧诗歌、 传奇故事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以奥丁、托尔为首的北欧众神生活、战斗的文学作品,这些神话传说故事收录在名为《乌普萨拉书》的手稿中,后人将其称为《散文埃达》。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名为《韵文埃达》的手稿, 也记录了许多关于北欧神话传说的诗歌[8]。无论是《散文埃达》还是《韵文埃达》,都是今天研究北欧神话的主要资料, 也是了解北欧神话中苹果意象的主要材料。

1.2.1 女神伊顿和她的苹果

伊顿的“青春”苹果是北欧神话中最具特色的苹果意象。 关于这一意象的故事主要见于《散文埃达》中。女神伊顿是天地初成时就已诞生的神灵,也是阿斯神族最初的一员。 她是掌管诗的艺术的美神布拉吉的妻子,掌握阿斯神族最珍贵的宝物:吃了就能恢复青春的苹果。某天奥丁、洛基和赫虞尼尔在外跋山涉水,非常饥饿。他们为了能吃到烤熟的肉而答应了由巨人契雅兹所变的巨鹰的提议, 结果在履行时洛基反悔并被巨鹰惩罚。为了摆脱惩罚,洛基答应巨鹰帮助他骗取伊顿的苹果。 契雅兹成功骗取了伊顿的苹果后, 阿斯神族们逐渐因为不能吃到伊顿的苹果而不断变老。为了能够恢复青春,阿斯神袛想方设法寻回伊顿并杀死了契雅兹, 重新获得伊顿的苹果的阿斯神袛又再次恢复了青春。

1.2.2 弗莱尔的爱情故事中的“金苹果”

弗莱尔的爱情故事主要出现在《韵文埃达》的《斯基尼尔之歌》中。 故事讲述了弗莱尔偶然看见巨人格虞米尔的女儿葛珥丝,回家之后对她念念不忘,于是就派随从斯基尼尔去向葛珥丝求婚。 在此过程中,斯基尼尔先是提出用11 个金苹果来获取葛珥丝的爱,被拒绝;接着又用奥丁纪念他儿子的戒指来换取结婚承诺,仍然被拒绝;然后斯基尼尔威胁要杀死葛珥丝,除非她同意和弗莱尔结婚,但遭到第三次拒绝; 最后斯基尼尔通过威胁葛珥丝要对其进行诅咒才换来了她的同意, 帮助弗莱尔实现了与葛珥丝结婚的愿望。

1.3 凯尔特神话

严格来说, 今天所谈论的凯尔特神话应该叫作爱尔兰神话。 由于凯尔特人的祭司们认为知识只能口口相传,不能用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流逝,凯尔特人的神话传说大多已经失传。目前,只有爱尔兰地区还保留了较多的凯尔特人神话元素。因此,要了解凯尔特神话中的苹果意象, 就只能借助爱尔兰的神话传说。爱尔兰地区的神话可以分为4 大类,分别是神话故事群(入侵故事群)、乌托尼恩或克纳瑞恩故事群、芬妮亚或莪相及其他故事与传说。

1.3.1 托瑞恩之子的探险故事中的“苹果”意象

托瑞恩之子的探险故事属于达纳神族神话故事群的一部分, 是爱尔兰神话中最著名的探险故事之一[9]。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神话故事》中。 在故事里,托瑞恩家族与凯恩家族有世仇。一天,凯恩碰见托瑞恩的3 个儿子,并被他们杀死。但他在死前对托瑞恩的3 个儿子下了诅咒,要他们血债血偿。 不久,凯恩之子卢赫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向大国王控告托瑞恩儿子们的罪行,要求对他们进行惩罚。卢赫要求3 兄弟寻找包括长在太阳花园中的3 个苹果、 希腊国王所拥有的一张能疗伤的魔法猪皮等在内的无价珍宝。托瑞恩3 兄弟接受了惩罚提议,他们历经艰辛完成了任务,但同时也受了致命伤,最终故事以3 兄弟和托瑞恩一起死去为结局。

1.3.2 梅尔顿之旅中的“苹果”意象

《梅尔顿之旅》描述了发生在9 世纪爱尔兰的传奇故事,主角梅尔顿为了报杀父之仇,在巫师的建议下打造一艘柳条船出海前往仇人居住地, 但因违反指令而受到在海上漂流的惩罚。在此过程中,梅尔顿和他的团队遇到了许多神奇的岛屿, 经历了许多冒险。比如,梅尔顿和他的团队航行很长时间来到一个小岛,主角从岛上垂下的树木上摘取一截嫩枝。然后他们围绕着小岛航行,却始终找不到上岛的入口。就在大家弹尽粮绝之际, 主角摘下的树枝上结出3 个苹果,每个苹果足够所有成员吃40 天,从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梅尔顿和他的船员在烈猪岛的冒险如下。他们饥肠辘辘地来到烈猪岛上,发现结满金苹果的树,但树下有像暴戾的猪的野兽护卫。梅尔顿他们趁着野兽晚上吃苹果的时间上岛收集苹果。 凭借这些苹果,他们解决了又饥又渴的状况,得以继续航行。

2 欧洲神话中苹果意象特征

通过对北欧神话、 古希腊神话和凯尔特神话的梳理,能够发现苹果意象普遍存在于欧洲神话中,并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2.1 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宝物的象征

这是欧洲神话中普遍存在的苹果意象。 在希腊神话中,“金苹果” 一直是以神灵之间相互赠送的宝物形象而出现,意味着只有神灵才能拥有。在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中, 他先是依靠作为泰坦一族神明之一的普罗米修斯的指点才找到圣园位置, 后又借助阿特拉斯的力量获得金苹果。在完成任务后,金苹果又被雅典娜放回圣园。这段情节表明,只有神灵才能对抗神灵, 而金苹果所代表的超自然力量是凡人无法掌握和对抗的。对于这个主题,特洛伊故事也有所体现。最早出现在众神宴会上的金苹果,曾被帕里斯短暂持有,最后给特洛伊带来了毁灭。 通过这段情节,故事隐晦地表明神灵所代表的超自然力量是人类所不能掌握的,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同希腊神话相似,在北欧神话和凯尔特神话中也存在类似的形象。在北欧神话中,“青春苹果”是由神灵所持有和保管,具有特殊的力量,对神灵很重要。而在凯尔特神话中,3 个苹果是存放于太阳乐园,象征着他们是太阳神力量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最后结局中卢赫获得宝物不是直接获取,而是借助托瑞恩的儿子们的手才拿到, 因而没有受到伤害,表明获得超自然力量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2.2 作为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这类“苹果”意象主要出现在北欧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 在希腊神话中, 金苹果总是出现在婚宴现场, 作为新婚贺礼, 从而被赋予了爱情和婚姻的意义。在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中,金苹果首先是作为祝贺宙斯与赫拉结婚的礼物被盖亚从西面带来。 而在特洛伊的故事中, 金苹果同样也是先出现在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上,之后才被爱神获得,进而促成了特洛伊帕里斯爱上斯巴达的海伦。 在北欧神话中,作为爱情和婚姻象征的金苹果只在《斯基尼尔之歌》中有所显现。 在故事中,11 只金苹果是斯基尼尔代表弗莱尔向葛珥丝求婚的礼物。 但同希腊神话相比,北欧神话中的金苹果的象征意味较弱。

2.3 作为青春不老的象征符号

这类意象在北欧神话中最为明显。 在北欧神话中,最为知名的苹果意象当属“青春苹果”。在关于女神伊顿的传说中,伊顿是掌管青春苹果的神灵,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同时她还是美神布拉吉的妻子,这个身份象征着青春和美丽是相关联的。通过这种方式,北欧神话将青春与美丽的意涵同时赋予苹果。 因此在故事中伊顿和她的苹果被巨人骗走后, 众神就陷入衰老,头发变得灰白,失去了美丽的外表和充满活力的身体。

2.4 作为纷争与不和概念的符号代表

只在希腊神话中有所显现。在特洛伊的故事中,金苹果来自不和女神厄里斯, 它就如同厄里斯的分身,不断地在故事中挑起纷争。先是挑起诸女神的渴望,造成女神之间的纷争与不和;接着又引起特洛伊与希腊的纷争,进而促成了双方之间战争的发生,最终造成了特洛伊的灭亡。

2.5 成为能够抵御饥饿的神奇食物

这是凯尔特神话中所特有的苹果意象。 在古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中, 描述众神和英雄与食物的故事中几乎没有提及苹果。 但在凯尔特神话中却出现了这类意象。在故事梅尔顿之旅中,苹果意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食物, 无论是吃一个能顶40 天的苹果,还是可以解渴充饥的金苹果, 都表明苹果具有能够帮助人们抵御饥饿的作用。

3 欧洲神话中苹果意象产生的原因 3.1 苹果的传播历程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一直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是世界上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据统计,截至2020 年,全球苹果种植面积为6 994.75 万亩,全球产量达8 973.8万吨[10]。 今天苹果种植能遍布全球,是人类对其长期驯化和杂交的结果。但追溯其源流,可以发现栽培种苹果的始祖植株其实起源于中国的新疆地区。 据考古学者研究, 在新疆伊犁地区有从第四纪冰川时期一直存活下来的苹果植株。 通过研究发现了其与现代栽培苹果之间的亲缘联系[11],由此确定了新疆是苹果的起源地。

20 世纪30 年代, 苏联在今天中亚地区发现了古老的野生苹果植株,被命名为“塞威士苹果”。这种苹果的果实呈圆形至圆锥形不等,果色黄、绿、红色皆有,果径 2—4 cm[12]。 研究人员通过对“塞威士”苹果和被发现的野生新疆苹果植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两者是同一类型[13]。 通过两者间的亲缘关系,可以确定 “塞威士苹果” 应当是从新疆地区传播到中亚的。 公元前4000 年前后,“塞威士苹果”又跟随中亚游牧民族的脚步向西传播, 逐步传入地中海东岸及欧洲其他地区[14]。

在20 世纪的欧洲考古中,人们在今天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现了公元前4000 年左右的人类定居点,并称其为湖栖时代。在这些遗存中,人们发现了作为食物的苹果遗存, 由此说明欧洲地区人类很早就认识苹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湖栖时代人类认识的苹果与荷马时期传入地中海东岸地区的“塞威士苹果”并不是同一类型,而是起源于欧洲的森林苹果。这种苹果果实直径2—3.5cm,形状有圆球和卵圆形,果色黄绿,有红晕,味酸、苦涩。 而在荷马生活的时代,希腊很可能存在由两者杂交而来的苹果。经考古发现,在今天的以色列地区已经出现了公元前1000 年左右人工栽种苹果的遗迹[15]。 而在赫拉克勒斯故事中曾提到,金苹果最初是由盖亚从西面带来,然后被移植到圣园。 这表明当时的希腊人或许已经知道栽培人工苹果和野生苹果的区别。

尽管在希腊古典时代就可能存在人工种植苹果树的情况,但是从后来欧洲农业的发展情况推测,人工栽培技术应当不太成熟,且种植规模也比较小。对中世纪欧洲农业的研究表明, 果树的大规模种植与精心经营是在中世纪后期才出现的, 而包括苹果树在内的水果质量改进也是在同一时期才受到人们的重视[16]。 因此,在中世纪晚期之前,大多数欧洲人所接触到的通常是又酸又涩的野生苹果。 这也就解释了成书晚于希腊神话的北欧神话与凯尔特神话中,为什么仍然视苹果为珍宝。

3.2 印欧语族的迁徙历史

除了欧洲苹果栽培、种植普及较慢外,还存在其他原因影响着欧洲神话对“苹果”意象的喜爱。 对欧洲各民族神话内容和考古遗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神话故事或许都来源于同一神话系统, 即印欧语族的神话[17]。

当今所谈论的印欧语族主要是指曾经在印度、伊朗、 近东、 欧洲等地区建立过统治政权的雅利安人。早在19 世纪,欧洲的语言学家就发现梵语、波斯语等东方民族语言,同德语、希腊语等欧洲民族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有诸多相同点。 由此推测这些民族语言都来自同一种语言系统,即印欧语[18]。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随着原始人类掌握了驯化马匹、牛羊等牲畜的手段,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就出现在人类历史之中。 而对欧亚大陆草原地区历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北纬40°至50°的中亚北部草原地带最有可能是最先出现游牧生活方式的地区。因此,作为游牧部落的印欧语族也很有可能就诞生在这一地区。

按照相关研究,公元前3000 年左右,印欧语族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他们依靠游牧为生,形成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环境的变化,开始向外迁徙,寻找适宜生活的地区[19]。 公元前2000 年左右, 其中一部分印欧语族部落向南迁徙,进入今天的印度,打败原有的印度河流域部落,建立起新的文明。 另一部分印欧语族则继续向西迁徙。 公元前1500 年左右,一些西迁部落沿着黑海向南,进入希腊,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建立了迈锡尼文明[20]。 还有一部分西迁部落穿过欧洲东部的草原,进入中欧多瑙河地区,成为后来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等民族的先民。

通过比较印欧语族的迁徙经历与“塞威士”苹果的传播历程, 可以发现两者在时空上高度重合。 因此,印欧语族的食谱中必然有苹果的一席之地。由于当时人类并未掌握人工种植苹果的技术, 只能依靠野外采集来获取, 这就意味着苹果获取来源与数量不稳定,尤其是优质苹果的获取。故在印欧语族部落的认识中, 苹果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食物。 这样的印象,随着他们不断向西迁徙而加深,最后就演变为神话传说的拥有魔力的“金苹果”形象。

3.3 欧洲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存在,其目的在于通过“象”来向读者传达“意”,而之所以选择此“象”而非彼“象”,其背后的缘由却与作品所处时代有关。虽然欧洲各民族的神话很可能都来源于印欧神话。 但欧洲各地环境的差异也会对这些部落产生影响, 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和风俗, 进而通过神话传说等故事表现出来。

古希腊神话出现于古风时期, 并在古典时期得到完善。 因此,在希腊神话中,不仅记录了许多迈锡尼文明的宗教和艺术方面的情况, 同时也记载了古典时期的希腊风俗, 以象征着婚姻与爱情的苹果意象为例。 首先,在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举行宴会是这些城邦的贵族和富人的重要日常活动之一, 也是古希腊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1]。 其次,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婚礼是见证合法婚姻的主要形式,也是青年男女身份转变的重要仪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古希腊人的婚礼除了需要向众神进行献祭,还通常伴随着盛大的宴会。 再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古希腊人除了能够种植传统谷物、 橄榄及葡萄外,还掌握了更多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如苹果、无花果树、石榴等[22]。 最后,从考古发现来看,人工栽培苹果痕迹还比较稀少。 这表明在当时优质苹果的产量较低,只可能是富人和贵族才能消费的食物。 因此,在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下, 古典时期的创作者将源于印欧神话的苹果意象同当时人民的生活习俗相融合,最终形成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金苹果”形象。

与希腊神话相比, 在北欧神话里中苹果象征婚姻与爱情的意味较弱。 这或许与前基督教时代斯堪的那维亚人的婚姻更多的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商业契约的社会环境有关[23]。 在维京时代,北欧人通常把结婚分为“订婚”和“婚礼”两个部分。在订婚阶段,男方会承诺付出一份符合女方身份的彩礼作为女性私人财产的一部分。 因此,在弗莱尔的爱情故事中,苹果意象更多代表的是珍宝和财富,而非婚姻与爱情。就像故事中斯基尼尔所说:“11 只金苹果, 全是纯金的,我要献给你,葛珥丝,以赢得弗莱尔最珍视的,你的婚诺。 ”[24]

青春不老是世界各地神话中常见的主题。 但在欧洲各民族神话中, 将其与苹果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北欧神话。首先,从地理上看,北欧通常指今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5 国。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夏短冬长,自然条件恶劣,在此生活的人类其平均寿命往往不长。其次,由于北欧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不利于果树的生长, 加上维京人的农业技术比西欧等地还要落后, 使得苹果种植范围和规模要小于欧洲其他地区。 再次,欧洲中世纪时期,人工种植的优质苹果通常只存在于修道院或庄园中, 而这两地常常是维京人劫掠的重要对象。最后,在国家形成前的维京时代,首领和贵族既是统治者,也是军事统帅。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是最强大的战士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 由此造成维京人在不畏惧死亡的同时又执迷于强壮且充满活力的身躯。因此,在上述几个原因的影响下, 北欧神话才会出现不能永生的神灵和能够带来青春不老的苹果。

在欧洲神话纷繁复杂的“苹果”意象中,作为抵御饥饿的食物的意象是凯尔特神话中所独有的,这或许同凯尔特民族自身经历有关。 凯尔特人是欧洲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曾广泛地分布在今天中欧、西欧地区。 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500 年,就有被称为净土之民或凯尔特人的族群生活在中欧地区。 他们作为贵族统治高卢、日耳曼、条顿等民族。 公元前300年,凯尔特人的帝国随着日耳曼等民族的反抗和自身内部的分裂而衰落, 凯尔特人也开始向四周进行迁徙。可以预见,这种突然的、缺乏准备的迁徙,必然会伴随着严重的食物短缺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泛分布在西欧和中欧的森林苹果就成为帮助他们抵御饥饿的重要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凯尔特文化继承者的爱尔兰文化, 将苹果等同于抵御饥饿食物的观念保留下来, 并将其逐渐演变为神话传说中的意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苹果意象在欧洲神话具有神灵珍宝、爱情与婚姻、不老青春、抵御饥饿的食物等象征。 而它之所以承载了如此多的意义, 其原因在于作为欧洲各民族共同起源的印欧语族, 在不断迁徙过程对苹果记忆的不断构建,长期以来欧洲地区苹果种植规模较小, 以及受到各地区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苹果数量稀少。 今天,苹果作为欧洲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象征符号, 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对欧洲的文学作品和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郎樱.东西方民间文学中的“苹果母题”及其象征意义[J].西域研究,1992(4):90-99.

[2] 欧秋耘,李枫桥.东方的桃子与西方的苹果:文化意象对比及翻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报,2012,29(1):123-126.

[3] 郑保玉.中西神话中“桃”与“苹果”的对比研究[J].文教资料,2015,670(2):40-41,43.

[4] 张雪梅.苹果意象的普适性与开放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1):34-38.

[5] 雷雨露.论植物意象“苹果”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4):71-74.

[6] 侯铁军,徐胤娜.西方文化中的苹果意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8):110-112.

[7] 常淑娟.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苹果”的象征意义研究[J].学园,2014,161(28):186-187.

[8] 林桦.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

[9] 托马斯·威廉·黑曾·罗尔斯顿.凯尔特神话传说[M].叶舒宪编,西安外国语大学神话学翻译小组,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中国苹果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EB/OL].(2022-09-19)[2023-04-25].https://www.sohu.com/a/58616 5940_121399900.

[11]苏生文,赵爽.人文草木 16 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

[12]束怀瑞.苹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3]李育农.世界苹果和苹果属植物基因中心的研究初报[J].园艺学报,1989(2):101-108.

[14]HARRIS S A,ROBINSON J P,JUNIPER B E.Genetic clues to the origin of the apple[J]. Trends in Genetics,2002,18(8):426-430.

[15]冯婷婷,周志钦.栽培苹果起源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7(2):199-203.

[16]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1 卷[M].郎立华,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7]戴维·李明.欧洲神话的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8]赵汝清.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丝路西段历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19]陈隆波,罗静兰.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分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 世纪(上)[M].吴象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李晓丹.古希腊会饮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22]莱斯莉·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古代希腊社会生活[M].张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3]宋晓梅.维京时代维京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女性地位研究[J].兰州学刊,2011,211(4):174-178.

[24]林桦.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

A Study of Apple Imagery in European Mythology

YANG Qinglin

(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Abstract:Apple is not only a popular fruit among the public, but also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in European culture, with profound influence. As a cultural symbol, the apple image has existed in European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rom the earliest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 to the later Christian culture, and to the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the image of apple is widespread. The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five symbolic meanings of apples as cultural images in ancient European mythology,namely the treasure of supernatural power, love and marriage, immortality and youth, conflict and discord, and food to resist hunger.By examining ancient European socie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and widespread existence of the European apple image, including the spread history of apples, the 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and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nature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Greek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 Celtic mythology; Apple image; Ancient Europe; Indo-European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1(a)-0001-06

基金项目:2023 年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贵州水族水文化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CKLL2310)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庆麟(1989-),男,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土司史,明清地方社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