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水浒

牢骚归牢骚,但答应白马晋一的事还得不折不扣去无病呻吟。毕竟君子言而有信。虽说我称不上什么正人君子但也是个堂堂七尺男儿,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到做到,着手开始我漫长的《脸谱水浒》系列之路。

正文:水浒之探究

水浒,一般是指《水浒(传)》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实水浒这两个字最早是出自《诗经·大雅》之《文王问什》中的《緜(同绵)》第二篇: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这篇诗歌说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在开创周王朝基业之前,骑着马,沿着西边的水滨,来到岐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由此可见,水浒最初的意思是水边、河边。这也是水浒这个典故最早出处。单从“浒”的字面上看,本义就是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书中108个好汉啸聚山林的地方——梁山又名水泊梁山。因此,水浒传,其实就是水边传。曾就有人将《水浒传》直接英文译名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写农民起义军与宋朝政府之间的对抗,故最早的德文译名为《强盗与士兵》;从人物描写,是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从而就有法文译名为《中国的勇士们》。可见《水浒传》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及世界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间官钱塘二载;至60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71岁后,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屡征不应;74岁卒于淮安。从施耐庵的生平可看出,施耐庵出身平民,船夫的后代,至少父辈是船夫,后通过科举从政,因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教书著《江湖豪客传》。

成书后,在学生罗贯中建议下改书名为《水浒》。改名《水浒》有四层含义:

其一,水浒原义就是是水边、河边的意思。书中故事发生在江河湖泊或离水很近或被江河环绕的陆地上;

其二,施耐庵是舟人之子,世代以江河打交道,对江河湖泊有特殊感情。这感情不仅仅是养育之情更是借江河之美景抒发情怀,用江河之雄伟壮丽晓喻自己的雄心壮志;

其三:施耐庵祖籍苏州,出生泰州,为官杭州,教书江阴,死在淮安。施耐庵的人生轨迹都在江浙一带,江河湖泊纵横交织,河网密集。施耐庵著书之所白驹镇更是清流环抱,荻港萧萧,沙鸟低翔,渔舟缓唱,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传》里的气息;

其四:水浒引申义中有在野的意思。

在野,原指不在朝做官,后也指不当政。用水浒,即寓意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明君清官治世,让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乱;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隐居著书的恬淡生活,虽不显于当世,却也安逸自在。虽身在江湖,却忧国忧民。

施耐庵的理想和追求都可从他成书后所写的两首诗《成<水浒传>》中得到验证。

其一: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但见肥羊宁父老,不闻嘶马动将军。叨承礼乐为家业,欲以讴歌寄快文。不学东南无讳日,却云“西北有浮云”。

其二:大抵人生土一丘,百年落个得齐头。扶犁安稳尊于辇,负暴奇温胜似裘。子建高才空号虎,庄生放达以为牛。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

水浒,不仅含糊其词又十分抽象,不知所云,却很有艺术性。抽象的词汇往往包罗万象,空泛朦胧,并易众说纷纭,就会给人留下太多太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笔者按:探究,指探索研究。《水浒传》毕竟是一部600多年前的著作,留下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值得后人不断去研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遍遍的精读,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形成各自的观点,与其他读者交流、探讨,从较深层面去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