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处的“处”字有 停止、 隐退之意
也有人称“处暑”为 “出暑”,即 摆脱暑气困扰之意
但处暑时期的气候特点
并不能用 气温走低作为具体概述总结
各地之间的气候还是具有 明显区别的
如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 南移,辐射逐渐减弱
致使冷气压逐渐形成下沉、干燥的 冷空气
北方天气逐步趋近 干爽
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 雨季此时宣告 结束
所以这些地区需在处暑到来前
做好 蓄水、 保墒工作
以防秋种期间出现 干旱情况
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而南方地区的风
虽然已经能带给人体一定的 凉意
但 气温却没有很大程度的 降低
仍处于高温时段
故 南方地区也有
“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
华南、西南、华西地区
则仍处于 雷暴天气较多的情况下
降雨相对来说 较足
此时南方地区的 棉花作物
处于裂铃吐絮、等待收摘的时候
所以种棉花的农人往往希望
此时的天气多是 晴天
能保证 收摘活动的顺利进行
棉花得以在秋后上市
但处暑时的 水稻作物正处于 孕穗期
对 水分的需求量极大
所以种水稻的农人则希望此时多为 雨天
以保证水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能够 茁壮成长
在古人眼中
鸟类会比其他生物更早 感知时令的 变化
处暑时的 老鹰已早早地开始大量捕猎其他鸟类
并将他们堆放在一起
看起来像是在 祭祀
但其实是在为 越冬工作做准备
(处暑三候之 一候鹰乃祭)
此时天地间 万物开始 凋零,充满了 肃杀之气
(处暑三候之 二候天地始肃)
黍、稷、稻、粱等大多数 谷物也多在此时成熟
秋收大战逐渐拉开帷幕
(处暑三候之 三候禾乃登)
因此时正处于 农作物成熟的时刻
所以古时人们多会举行各种仪式
来 祭祖以及 拜谢土地公
以期有个 好收成
秋意初步显现的处暑
也是人们 出游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民间素有 “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便是指此时天空中漂浮的 云朵
已经不再是夏季灰黑浓密的 积雨云
而是更加赏心悦目的 卷云或 淡积云
白居易在 《早秋曲江感怀》中提及的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便是对此时天气变化的最好表述
因处暑的交节时间多与民间 “七月半”的时间相近
所以除了 祭祀、 迎秋习俗外
还有与之相关的 “放河灯”习俗
即在“荷花灯”的底座上放 灯盏或 蜡烛
于“七月半”时将其放入 江河湖海之中
任其漂流
以此达到 普渡水中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的目的
对沿海地区的 渔民来说
处暑之后是 渔业收获的 高峰期
浙江省沿海地区每年处暑时
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 开渔节
欢送渔民 开船出海,并以此 祈求有个好收成
处暑的气候特点是 早晚温差大
降水少, 空气湿度低
虽在气象上显示已经“出伏”
但仍有一定 暑气残留
人体的脾胃功能较弱
所以此时不宜 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以防引起 积食
可多食用梨、葡萄等水果
百合、菠菜等蔬菜
以达到 清热化湿、 健脾化湿、 润肺滋阴的效果
而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的情况
往往会使人们对 夏秋之交的 冷热变化感到不适应
所以此时需注意随 天气变化随时 添衣
以免引发 呼吸道、 肠胃炎、 感冒等疾病
此时是 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所以出入车站等 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时
仍需 佩戴口罩
在电影院等 密闭场所中
则要与他人 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
细菌和 病菌的爆发率此时也会 大大提高
所以大家要坚持 勤洗手、 多消毒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将病菌和细菌有效 隔离在外
保证人体 健康哦!
chǔ
处
shǔ
暑
wèn
问
dá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它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
虽仍有暑气
但天气开始逐渐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那么看完漫画的你对处暑增加了多少了解呢?
一起来测试一下吧!
处暑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处暑版)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A. 12
回答错误 ×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大暑。
B. 13
回答错误 ×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立秋。
C. 14
回答正确 √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处暑。
D. 15
回答错误 ×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白露。
2.处暑三候中,一候是什么?
A.一候桐始华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清明一候。
B.一候苦菜秀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小满一候。
C. 一候鹰乃祭鸟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时,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为过冬做准备。
D. 一候蚯蚓结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冬至一候。
3.处暑三候中,二候是什么?
A. 二候天地始肃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后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逐渐充满肃杀之气。
B. 二候蛰虫坯户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秋分二候。
C. 二候虎始交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大雪二候。
D. 二候鹊始巢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小寒二候。
4.处暑三候中,三候是什么?
A. 三候半夏生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夏至三候。
B. 三候群鸟养羞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白露三候。
C.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回答错误 ×
解析:此为立冬三候。
D. 三候禾乃登
回答正确 √
解析:黍、稷、稻、粱等大多数谷物多在处暑时成熟,进入丰收阶段。
5.下列哪句诗是描写处暑天气变化的?
A.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回答正确 √
解析:出自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回答错误 ×
解析:出自杨万里的《小池》,这是一首写夏天景象的诗作。
C.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回答错误 ×
解析:出自李白的《春思》,此句主要描写的是春天的场景。
D.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回答错误 ×
解析:出自柳宗元的《江雪》,此句描绘的是冬日景象。
6.开渔节是以下哪个地区的处暑习俗之一?
A. 广东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两广地区的人们有煲药茶用以降暑的习俗。
B. 南京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节吃鸭子是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
C. 浙江地区
回答正确 √
解析:浙江省沿海地区每年处暑时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开渔节。
D. 广西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两广地区的人们有煲药茶用以降暑的习俗。
7.处暑时节应多吃以下哪种食物?(多选题)
A. 重油食物
回答错误 ×
解析:此时饮食需清淡,过食油腻食物容易引起积食。
B. 梨、葡萄等水果
回答正确 √
解析:此时饮食需清淡,多吃梨等水果能起到清热化湿、滋肺润阴的效果。
C. 百合、菠菜等蔬菜
回答正确 √
解析:此时可多吃百合、菠菜等蔬菜,以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D. 辛辣食物
回答错误 ×
解析:此时多吃辛辣食物也易引起积食,故不宜多食。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处暑的节气习俗?
A. 泼水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我国部分地区有举行泼水节降温的习俗。
B. 放河灯
回答错误 ×
解析:因处暑时间与“中元”相近,所以人们多在此时举办与“中元”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放河灯”活动。
C. 祭禹王
回答正确 √
解析:祭禹王是白露的习俗之一。
D. 以上都不是
回答错误 ×
解析:“放河灯”和“泼水”都是处暑的习俗哦!
9.处暑的到来和三伏天有什么关系?
A. 入伏
回答错误 ×
解析:入伏时间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B. 处于伏期
回答错误 ×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位于伏期的节气为自夏至入伏后到处暑出伏范围中的所有节气。
C. 出伏
回答正确 √
解析: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末伏为十天,恰好在处暑时节左右,故处暑的到来代表着出伏。
D. 没有关系
回答错误 ×
解析: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末伏为十天,恰好在处暑时节左右,故处暑的到来代表着出伏。
10.处暑一般在—月—日到—月—日之间交节?
A.6月21日-22日
回答错误 ×
解析:夏至在此时交节。
B.8月7日-9日
回答错误 ×
解析:立秋在此时交节。
C.8月22日-24日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在此时交节。
D.10月8日-9日
回答错误 ×
解析:寒露于此时交节。
11.下列哪两种作物是漫画中提到的,处暑时一个最喜欢晴天,一个最喜欢雨天的作物?
A.玉米;水稻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正处于棉花的收摘期,所以种棉花的农人常祈求晴天,以保证收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处暑时是水稻的孕穗期,对水分需求极大,所以种水稻的农人常祈求雨天,以保证水稻茁壮成长。(注意审题,是漫画中提到的哦!)
B.玉米;小麦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正处于棉花的收摘期,所以种棉花的农人常祈求晴天,以保证收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处暑时是水稻的孕穗期,对水分需求极大,所以种水稻的农人常祈求雨天,以保证水稻茁壮成长。(小麦和水稻可不是同一种作物哦!)
C.棉花;小麦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时正处于棉花的收摘期,所以种棉花的农人常祈求晴天,以保证收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处暑时是水稻的孕穗期,对水分需求极大,所以种水稻的农人常祈求雨天,以保证水稻茁壮成长。(小麦和水稻可不是一种作物哦!)
D.棉花;水稻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时正处于棉花的收摘期,所以种棉花的农人常祈求晴天,以保证收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处暑时是水稻的孕穗期,对水分需求极大,所以种水稻的农人常祈求雨天,以保证水稻茁壮成长。
12.处暑时,我国哪些地区的雨季宣告结束?
A. 东北、华北、华西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处暑后,北方天气逐步趋近干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雨季此时宣告结束。
B. 华南、西南、华西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华南、西南、华西地区则仍处于雷暴天气较多的情况,降雨相对来说较足。
C. 华南、西南、西北地区
回答错误 ×
解析:华南、西南、华西地区则仍处于雷暴天气较多的情况,降雨相对来说较足。
D.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后,北方天气逐步趋近干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雨季此时宣告结束。
13.处暑放河灯的习俗与以下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A. 中元节
回答正确 √
解析:因处暑时间与“中元”相近,所以人们多在此时举办与“中元”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放河灯”活动。
B. 天贶节
回答错误 ×
解析:因处暑时间与“中元”相近,所以人们多在此时举办与“中元”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放河灯”活动。
C. 中秋节
回答错误 ×
解析:因处暑时间与“中元”相近,所以人们多在此时举办与“中元”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放河灯”活动。
D. 重阳节
回答错误 ×
解析:因处暑时间与“中元”相近,所以人们多在此时举办与“中元”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放河灯”活动。
14.处暑时,太阳到达黄经多少度?
A.105°
回答错误 ×
解析:小暑时,太阳黄经到达105°
B. 150°
回答正确 √
解析:处暑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C. 195°
回答错误 ×
解析:寒露时,太阳黄经到达195°
D. 270°
回答错误 ×
解析:冬至时,太阳到达黄经270°
15.“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出自以下哪本书?
A.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回答正确 √
解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B. 《礼记》
回答错误 ×
解析:《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与节气并无关联。
C. 《史记》
回答错误 ×
解析:《史记》又称《太史公记》,是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淮南子》
回答错误 ×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
这些题目你答对多少了呢?
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不妨再看一遍漫画复习一下知识点吧
答案都在漫画里哦!
(以上内容转自“画说传统”微信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节气和养生的知识吗?
赶快扫码吧~~~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宜忌》
简介:通过概述二十四节气与春夏秋冬四季饮食、起居、健身、疾病预防的关系,为您提供日常自保自疗的养生宜忌建议。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的身体,与其等到生命之火将尽再去花大钱维持生命,不如从现在开始,随气候、草木的变化调养身体。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
蒲志兰著漓江出版社
简介:“适时而食,不时不食”,我们的身体和每一个节气都有一个约定。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亦是一种生活智慧。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
战疫情,不放松!
疫情退,人间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