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放下包袱,重新上路——法师关于忏悔的开示
后悔是不断提起,烦恼重重;忏悔是当下截断,清凉自在。二者的区别在于:后悔是活在过去,忏悔是为了未来。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 师父,认识到过错,用时间和行为去纠正和弥补它,只是内心的愧疚一直盘旋不去,时时想起,时时伤痛。该如何走出内心的愧疚?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会有两种反应:把愧疚一直放在心里,就会成为障碍,所谓“悔箭入心”,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令人沉湎痛苦不能自拔;另一种是积极忏悔,忏即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这是一种正面的力量,能令人清凉、解脱,从而放下包袱更好地前行。要向前看,把愧疚当做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伤害自己的第二支乃至N支箭。 顶礼师父!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没控制住跟人打架了,十分惭愧,罪孽深重。深知挨骂挨打是消业障。我这种行为给很多人添了麻烦,如何化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世上本无“麻烦”,只是人内心有“麻烦”,把它当真,就越背越沉,无法摆脱;把它看空,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事过境迁,从中汲取进步的养分就好,不必带着烦恼的沉渣继续上路。 法师,如何能做到既反思己过,改正不足,又避免由于自省堕入烦愁之苦呢? 正确的反省,前提是明确宗旨,否则便有悔箭入心之虞。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而不是否定自己;若忘失了目标,一味纠缠在过失之中,人就容易被烦恼困死。 师父,我常常为自己犯的错误反复地强烈地懊恼,这是不是也是我执的表现?请问这种执著该如何化解? 后悔不能过头,否则便丧失了前进的力量。要用无常的眼光去看待错误,今天错,或许明天就不会错了。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顶礼法师!我常常思维自己的不足,却因此掉入自卑的陷阱,怎么办? 惭愧、谦虚是善法,令心清凉、润泽;后悔、自卑是恶法,令心灼烧、僵硬,二者的区别就在是否有宗旨目标的摄持。思维自己的不足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进步,而不是只停留在看到不足上。对人和事缺乏无常的观念,就容易以眼前看到的结果来衡量一切,不知所措,被情绪所束缚。 师父,我有时候会想起以前说过的伤害人的话,也会想起自己以前做的尴尬事,就会特别愧疚自责又后悔,到底该如何忏悔才能不心生痛苦? 忏悔分为两个部分:“以前”做错了,“以后”不再做,不能光想以前,不想以后。最重要的恰恰是“以后”——反省是为了改进。 自己做过很多错事,一想到就觉得羞愧,自责和自我批判总是影响情绪,无法回头又无法前行。师父,我如何才能忘掉呢?如何重新自我建设呢? 要“忏悔”而不是“后悔”。忏悔是深刻认识到错误,对自己过去的不当行为生起追悔之心,并誓不再造;后悔则是不断回忆,执著于过去的阴影而无法摆脱。前者如洗衣令净,后者如在脏衣上继续添加尘垢;前者能产生改善的动力,后者却成为新生的障碍。让心保持正念,面向未来。 师父好!我对自己做过的坏事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因此后悔睡不着,怎么办? 后悔是不断提起,烦恼重重;忏悔是当下截断,清凉自在。二者的区别在于:后悔是活在过去,忏悔是为了未来。做错了事,要忏悔而不是后悔。 师父,后悔和忏悔不同在哪? 后悔是在果相上纠结,沉浸于对过去的幻想之中;忏悔是在因上努力,知错即改永不再造。后悔者,越想越苦恼;忏悔者,越忏越清凉。后悔让人沮丧、懊恼,悲观丧气;忏悔令人积极、轻松,充满力量。 法师,听说忏悔的时候不要抱着“捶胸顿足”的心情,不要念念不忘,要从容改过。这是什么道理? 要忏悔,而不是后悔。忏悔的目的是为了改过,心向前看,越忏悔越轻松;一味后悔懊恼、念念不忘,停留在过去,令心灵背上沉重的包袱,反而会绊住前进的步伐。 师父,有些巨大阴影的事,自己想起来就会责骂自己,未来它带来的果报成为内心最大的恐惧,让自己在这方面驻足不前,只想逃避。总之就是因为对果报的恐惧而放不下自己造的罪业。有种忏悔不掉的感觉,怎么办啊? 凡事要从正面去思维,而不是从反面去着力。天天想着做错事怎么办,心是向下的,越想越恐惧,但恐惧有什么用呢?要想着现在该怎么做,未来才会越来越好,这样心才是向上的,这样想才是有意义的。
展开全文
法师好,我遇见了不该遇见的人,做了不该开始的事情,痛苦如影随形。看一些讲佛理的书带走了一些伤痛,但始终无法彻底走出痛苦。请法师开示! 衣服脏了,可以用水清洗;生命犯了过错,可以用忏悔来清洗。后不再造,就是最真诚的忏悔。以往的业造成现在的痛苦,它已经过去了;当下忏悔,当下新生,现在好好种因,未来会变好。 法师好,别人做了伤害我的事,我报复了一下,内心经常愧疚不安。我该怎么办呢? 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想要伤害别人的心和行为。忏悔得清凉,忏悔得安乐,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以善心对待,才是真正心安、快乐的源泉。 师父,如何才能发起真诚的忏悔心? 要修对业果的信心。 师父,忏悔消业的原理是什么?请师父慈悲开示! 忏悔能对治、损伤业感果的功能,犹如破坏一颗种子一样,种子被破坏了,即使再遇到阳光、水分也不能发芽。根据忏悔者心力的大小、染净等,能够令原本感生恶趣的极大苦因,变为感微苦之因,所受痛苦变得轻微、短暂。 师父,如何消业障?忏悔应该依哪些仪轨? 依四力净修,可消无边业障。破坏现行力:对自己所造恶业深生追悔之心;对治现行力:诚敬念诵各种经咒、佛号等;遮止罪恶力:至诚防护种种不善之业,不可再造;依止力:勤修皈依及菩提心。 忏悔可依《胜金光明忏》、《三十五佛忏》、《梁皇宝忏》等仪轨,不能仅仅听,更重要的是内心恳切相应。 法师好,忏悔有什么具体的形式吗?必须要在佛菩萨像前吗?还是只要心里默念即可? 有没有佛菩萨像都可以,有佛菩萨像更容易帮助我们用心。也有一些仪式,如梁皇宝忏、35佛忏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认错、悔恨、誓不再造的心。 师父,自己做了恶事只能自己承担恶果。既然菩萨不能赦免我们的罪,那为什么还要去忏悔呢? 至诚的忏悔能让重业轻报,令原本要堕入恶趣的极大苦因,变为只感受些微痛苦的因;此外,忏悔本身是令身心清净、烦恼减轻的善业,能够让恶业感果的缘不具足,并让宿世的善业有机会提前感果。 法师好,业果法则中的“业已造不失”与忏悔消业相矛盾吗? 正因为业已造不失,所以忏悔的力量能够对治恶业。忏悔是善业的力量,而且其方向是正对治恶业的,故而能够减轻恶业感果的势力,使得业障减轻乃至消除。
师父,弟子未学佛之前喜欢吃动物的内脏、脑髓。而今为昔日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痛心,弟子该怎么去忏悔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 对这些行为的不安与痛悔,加上誓不再造的决心,就构成了忏悔的根本。在此基础之上念佛、诵经、拜佛、广行善业。过去行为不如理不如法,现在多做如理如法的事。 法师好,做错事后时时忏悔,很多时候却又觉得压力很大,想逃避,该怎么办呢? 老是想着自己的错误,不是忏悔而变成了懊悔,给自己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忏悔是卸包袱,懊悔是增包袱。错了,清醒认识,总结经验,下不再犯,这才是忏悔,是内心对未来的誓愿。 师父,为何我真心忏悔后事情还是没有转机呢?我好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是“后悔”而不是“忏悔”。后悔是维护我执,重点放在外境上,越想越悔,越悔越苦;忏悔是放下我执,重点放在内心的成长上,忏悔得清凉。 法师好,有人明知故犯,犯了再忏,反反复复,如同吃饭。若想不再犯,实在太难。 明知故犯不是真忏悔,只是以忏悔为借口,正见已失。归根究底,必须要明理,否则只是拿一个概念来自欺欺人,终将难逃业果,可悲可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