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前因
西班牙第一共和国成立:1873年,西班牙议会通过决议,确立共和政体。但共和派很快分裂为联邦派和自治派,两派爆发内战。
1874年,西班牙共和派分裂为联邦派和自治派,自治派鼓动地方独立,对抗联邦派政府,由此爆发内战。渴望恢复君主制的军官们,借此机会消灭共和国,拥立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为国王。
联邦派和自治派的主要分歧,在于国家形态。以总统马加尔为首的联邦派认为,西班牙应该学习美国,各地实行自治,但也要有权威的中央政权。但自治派认为,各地应完全自治,中央要尽量降低存在感,所以也有人叫他们无政府派,此派的代表人物,是工人出身的孔特拉斯。
西班牙共和国宣传画
孔特拉斯等人,先派人到各地,带领工人和农民暴动。比如在科尔多瓦,工人在自治派带领下捣毁富人住宅,农民也冲进市政府,要求分配土地。趁人们热情高涨,孔特拉斯等又带领他们,抢占军火库,推翻地方政权,建立不听从中央的地方政权,宣布独立。
他们还袭击邻近城市,几周的时间,安达卢西亚、瓦伦西亚等大省,都陷入区自治派手中,宣布为独立区。塞维尔等地的工人们,受此影响,也自发行动,建立独立政权,士兵们也受到鼓舞,脱离军队,回到家乡,加入自治政府。整个南方陷入混乱。
马加尔等联邦派的领袖们,本来也是工人和小资产者的代表,共和国刚成立,他们还在揣摩各种政策,考虑到工人权益,打算推行义务教务,成立工人和企业主共同参与的委员会,以便协商劳动条件。
但政策还在商讨阶段,工人们已经被自治派鼓动,要抛开中央政府。联邦派的领袖,多为学者出身,没有整肃这种局面的经验,很多人竟选择逃避。比如前总理菲盖拉斯,辞去行政职务躲到国外,马德里大学校长卡斯特拉尔虽保留了议员身份,但拒绝出任政务大臣。
总统马加尔孤立无援。他给动乱地区的省长写信,要他们召集领导动乱的人,劝他们不要分裂国家,但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
阿方索十二世
此招行不通后,马加尔又想尽快通过新宪法,他觉得只要宪法规定采用联邦制,自治派的行为就可判定为违宪,如此一来,就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们了。但议会中也不少自治派成员,孔特拉斯指使他们,故意扰乱宪法草案的讨论进程,以致宪法迟迟无法定稿。
其实政府是有十多万军队的,但法学家出身的马加尔,觉得暴力会激发更多暴力,所以拒绝动武。其实,就算他想动用军队,也未必有合适的军官。因为军官们多支持君主制,共和国成立后,他们不少人都脱离了政府。
所以最终,马加尔无力拯救危局,被迫辞职,继任总统的,是萨尔梅龙。
萨尔梅龙觉得,要稳定局势,非调动军队不可。没军官可用,他就呼吁拥护旧政权的军官帮忙。率先响应号召的,是帕维亚将军。萨尔梅龙交给帕维亚8万军队,请他南下平乱。
其实孔特拉斯手中,根本没有军队,武装起来的工人,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所以帕维亚进展颇为顺利,不到两周,就将叛乱省区平定了大半。萨尔梅龙见进展过于顺利,担心帕维亚实力壮大,威胁共和国,赶紧命他停止进军。有此胜果,萨尔梅龙觉得,剩余地区,可以通过谈判,胁迫自治派交出政权。
然而祸不单行,卡洛斯派也趁虚而入。唐·卡洛斯是前国王斐迪南七世的弟弟,斐迪南七世传位给女儿伊莎贝拉二世后,卡洛斯跟侄女争夺王位失败,逃到法国。他的子孙在法国积蓄势力,看到西班牙陷入混战,也趁机从北方入侵,迅速占领东北部省份。
马德里皇宫
如此情形,萨尔梅龙等不及跟自治派慢慢谈判,必须赶紧肃清一方,才能腾出精力应付另一方,所以他命帕维亚继续进攻自治派。
然而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帕维亚平定了自治派后,迅速回师马德里,驱赶议员,封锁议会大厦,拥立温和派前总理塞拉诺上位。塞拉诺组织临时政府,自任总统,西班牙第一共和国,就这么终结了。
但塞拉诺的总统只是临时的,他和帕维亚都是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恢复君主制才是最终目的。他们迎回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回国即位,波旁王朝得以复辟。
后果
波旁王朝复辟:1874年,西班牙第一共和国被推翻后,保皇派迎接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阿方索十二世回国登基,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复辟。
结论:共和派虽然组建了共和国,但他们还不是成熟的政党,没有能力掌控国家,所以,恢复君主制在此时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