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杨于泽
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从操作层面来说,一要立法与监管,二要依靠餐饮企业加强相关管理。然而,外部规范必须与内在道德自觉结合起来,而且应当主要靠个人自觉。只有“我要节约”,才能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古已有之。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人在荷包暖和之后,不自觉间淡忘了勤俭美德。这是环境、处境改变带来思想观念的改变,继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改变。
要改变大手大脚的习惯,需要法律、规范与管理等综合施策,需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伦理规范,更需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制止餐饮浪费必须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既要有必要的外部强调,更要强化节约意识和浪费耻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崇尚节约、以浪费为耻的社会文化心理,再将内在节约理念外化为行为习惯。如果节约的理念在我们心中,节约就不再是出于外部强制,而是我们自己想节约、要节约。习惯成自然,对于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来说,这是最好的长效机制。